观点丨惠中: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惠中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员,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本文系作者2016年11月28日在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所做的讲座。
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核心素养”是一个使用频次非常高的概念。我今天的报告就借鉴核心素养的概念,来讨论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一讨论的前提是“基于‘标准’”,也就是不能脱离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推出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标准。
那么,这就逻辑地引申出如下问题:
什么是“核心素养”?“小学教师核心素养”与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核心素养”有何区别?什么是“基于‘标准’”?在教师教育领域,如何正确处理“标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一、相关概念与命题的解读1.学生核心素养国际教育界较早就开始对学生素养进行研究。早在1997年12月,经合组织(OECD)就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学生素养的三个维度九项基本要求。之后,美国于2002年制订出《“21世纪素养”框架》,并于2007年发布了该框架的更新版本。该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学习与创新,信息、媒体与技术,生活与职业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包含若干素养和能力要求,较全面、清晰地呈现出各种素养及其相互关系。与此同时,欧洲、日本等国家,也纷纷推出了学生素养框架和相关研究成果。
随着对学生素养问题关注的逐步深入,研究逐步聚焦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的报告。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研究报告。报告阐释了人的素养结构,提出所有青年都需要具有三类素养:基础素养、跨界素养(共通性素养)、职业素养。这三者构成一个人的全部素养内容,构成教育目的的全部外延。在人的素养结构中,基础素养和跨界素养属于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共同素养。职业素养则属于与社会分工所形成的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素养。其中,跨界素养也可称为核心素养。
2.我国学生核心素养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式发布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包括:
基本框架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维度,与其对应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和责任担当六大核心素养,以及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会议要求根据这一总体框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以及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落实措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推进的根本保障。新一轮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对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问题,而且要求我们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借鉴核心素养的理论,重新思考和界定教师必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是我提出“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命题的依据和思维轨迹。
在思考“小学教师核心素养”这一命题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近年来教育部已颁发并实施的相关教师教育标准,主要包括《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颁发试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2011年颁发试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颁发试行)等,这些标准中有许多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我们在研究“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时,应该如何处理核心素养与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来进行讨论?还是要坚持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基本要求?
对此,我认为,教师教育改革固然要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也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照搬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基于‘标准’”,其意义就在于,既要坚持教师教育标准中关于小学教师素养的基本内容,也要按照核心素养关于“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思想,进一步提炼和阐释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推进教师教育研究,加深对小学教师专业性的认识。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在已颁发的各类教师教育标准中,专业标准显然处于统领的地位。研究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当然应该以专业标准为主体。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系统阐释小学教师素养要求的是其“基本内容”部分,分别从3个维度、13个领域和58条基本要求三个层面对小学教师专业素养进行了阐述。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包括4个领域和18条基本要求,专业知识维度包括4个领域和17条基本要求,专业能力维度包括5个领域和23条基本要求。
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国际教育界一般按照“德—知—能”统一的思路来进行划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结构和维度与这一思路基本吻合。而且,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其内容必然覆盖这三个方面。因此,参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我们可以将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界定为教育情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三位一体,并以此作为三个维度,来研究适应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所谓教育情怀,主要指的是小学教师的教育品格。
品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借助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阐述,我认为,小学教师的教育品格具体可体现为“四心”,即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一是爱心。教师的爱心首先是爱学生,爱教育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应该具有“仁爱之心”,我理解这是强调一种更高层次、更深沉的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爱生活、爱自然、爱国家、爱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小学教师如果具有这样一种“爱心”和价值追求,就会给小学生带来一片蔚蓝的天空,会潜移默化地发挥教育作用,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发展。
二是责任心。责任心反映的是教师的职业认知和态度。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之外,立德树人更加重要。这就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即使就学习而言,小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未来发展铺路搭桥。因此,小学生发展是小学教师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正是在帮助学生发展过程中,小学教师才能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三是耐心和细心。这是对小学教师职业行为的要求。由于6~12岁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其身心发展的跨度很大。这种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繁重和琐碎。许多名师都强调教育是慢的艺术,往往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一点对于小学教师更加重要,要求他们能够耐得住辛苦和委屈,既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也要有细致入微的细心,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谓专业知识,主要是指小学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规定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对于各类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以通识性知识为基础,以小学生发展知识为前提,以学科知识为主体,并辅之以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而且,还应该特别强调小学生发展知识和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特别要关注学科知识的综合,以及对学生综合型思维模式的培养。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如果进行这首古诗的教学,单一学科思维只会关注古诗的作者、背景、意境和对仗等语文学科的内容,而综合思维模式则可以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在芳菲已尽的四月,为什么“山寺桃花”依然盛开?这其中蕴含着什么自然知识?显然,这样教学更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所谓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小学教师的能力结构应该由强调单一的教学能力转变为关注综合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规定即体现了这一精神。它强调小学教师能力构成的多维度,既要具有课堂教学能力,更要注重教育学生的能力;既要具有教育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方面的实践能力;既要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也要具备教师之间、家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相互沟通、合作教育的能力,以及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的能力等。也就是说,阐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应坚持能力和实践导向的原则,关注小学教师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努力逐步养成的。为此,《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小学教师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也就是说,学会学习、实践反思、勤于研究和终身学习,是养成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一)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四大支柱之一,在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应处于首要地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的知识,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学校学习的许多知识在我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会过时。小学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即使不眠不休地认真学习,手不释卷地勤奋阅读,注意积累知识,也很难窥其全貌。因此,教师掌握了多少知识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遨游知识海洋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寻找对自己专业发展有用的知识。
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曾经的知识权威荡然无存,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由于工作压力、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反而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对新知识的敏感和了解往往不如学生。这依然要求教师学会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学习新方法,而且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其一辈子受用无穷。
(二)实践反思实践反思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基本要求。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必然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态度的变化,实践体验都处于必不可少的关键地位。而且,仅从
教师发展来说,教师应该是反思性实践者,是在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和反思个人经验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方式主要强调知识学习,忽视教育实践的作用。反映在职前师范教育阶段,师范生的学习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强调理论知识的把握,弱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见习、实习时间有限,管理松散,甚至于走过场。教师的职后培训往往注重学历提升,依然以理论学习为主,内容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学习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必须实现由知识学习到实践反思的转型。小学教师要强化实践意识,重视自己的个人经验,立足于亲身经历的教育场景和教学情境,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学习和运用教育理论,并注重实践后的反思,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知识,不断发展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逐步成长为一个专业工作者。
(三)勤于研究勤于研究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小学教师是十分辛苦的职业。整天与一大群懵懵懂懂,甚至调皮捣蛋的小学生打交道,承担着繁重的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面对职业倦怠,仅仅靠师德教育,仅仅强调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是不够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则能够促使我们进一步理解辛苦工作的价值,寻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乐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有利于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
不仅如此,小学教师要成为孜孜不倦的研究者,还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决定和大学一样,在中学、小学和幼儿园设立正高级教师的职称,这就为小学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要成为小学正高级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更要善于进行教育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思想,成为一位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发展的未来教育家。当然,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应该是基于教育教学实际和个人鲜活经验的实践研究。
我们要研究教育对象——小学生,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发展差异,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们要研究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我们要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总结、提炼自己的研究成果,适时将这些研究成果显性化、系列化,这不仅能立此存照,清晰地反映出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而且通过日积月累,甚至著书立说,使自己成长为真正的小学教育家。
(四)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当今时代,科技革命、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更是要求我们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个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小学教师当然要适应这种变化,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采用新方法。而且,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在职前培养、入职、合格和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我们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持续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责任编辑:张丽】
【微信编辑:崔倩倩】
【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5期】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世界阅读日 | 柳斌、朱小蔓、朱永新等六位专家带你感受阅读的力量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样本 | 打造特色德育,为职教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宁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采访手记